“十二五”時期,gesep.com總站將大力加強環境監測業務、技術、質量管理與保障四大體系建設,努力實現轉型發展總體目標
記者:站在新的歷史起點,總站對未來發展如何籌劃?
羅毅:監測司成立后,環境保護部黨組要求總站適應新形勢,主動向業務和技術轉型。當時,恰逢全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,總站自覺將謀劃轉型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。站領導親自帶領中層干部到部分地方站走訪調研,聽取他們關于總站轉型發展的意見;在站內充分發揚民主,結合新形勢下環境管理對監測的要求和總站實際情況,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,深入查找了影響和制約總站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,最終集全站智慧編制了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轉型發展綱要》(以下簡稱“綱要”),經環境保護部批復并向全國環保系統轉發。綱要是總站認真總結過去成績,深入分析當前形勢,科學謀劃未來發展的智慧結晶,確立了科學監測、技術立站、人才興站的發展思路,提出了把總站建設成為國內領先、國際一流的環境監測站的總體目標,對總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。
從提出總站轉型到編制和落實轉型發展綱要,已有兩年的時間。對照綱要確定的轉型一期任務,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績。完成了總站“三定”,調整增設了內設機構,明確了各處室職責。加強了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,對部分中層干部的崗位進行了調整,選拔任用了15名中層干部。2008年以來,全站調入、招聘了近80名職工。增補了黨委、紀委委員,調整黨支部設置方式,建立了完善的黨政領導班子。建立和完善了《總站工作規則》、《總站黨委工作規則》等25項規章制度。加強了國家網和總站本級能力建設,在邊界地區新建了13個水質自動站,配備了國界河流采樣車,在全國范圍內更新改造了103個水質自動站,建設了14個大氣背景站,31個農村空氣自動站。完成了總站承擔的部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項目和公益性項目。總站負責的水專項“國家水環境監測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項目”進入全面實施階段,部分課題取得階段性成果。質量管理工作扎實開展,第一屆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的技術支持工作取得圓滿成功。各類應急和專項監測工作也都順利完成。
今年是“十一五”的收官年,“十二五”已近在眼前,為了認真謀劃好總站在“十二五”期間的發展建設,我們以綱要為指導,結合總站實際,編寫了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》。
“十二五”時期,總站將以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為統領,以深化轉型,全面提升總站核心競爭力為主線,緊緊圍繞“三個說清”GESEP,加速技術研究型單位建設步伐,大力加強環境監測業務、技術、質量管理與保障gesep.com四大體系建設,努力實現轉型發展總體目標。
“十二五”時期,總站發展的主要任務:一是加強環境監測核心業務體系建設,不斷深化專項監測工作,提升應急響應能力,完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,深化例行監測,全面強化預警監測能力,提升環境監測信息的處理能力,提高國家環境監測各類報告的針對性、科學性和可讀性;二是完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,提升環境監測技術水平,完善環境監測技術路線,深化技術規范體系研究。繼續開展標準方法體系研究;三是全力推進環境監測科研,加強環境監測理論研究與應用,重點開展試點與研究性監測,加強環境監測新技術新方法研究;四是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,深化持證上崗考核和計量認證工作,不斷完善國家環境監測網的質量管理;五是強化環境監測保障體系建設,提升總站和國家環境監測網的能力建設水平,加快人才隊伍建設,建立技術交流合作與培訓的長效機制,創新內部管理機制。此外,要努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,開展重點實驗室創建工程、應急監測響應工程和培訓基地建設工程。